編者按
時光向前、安徽向上。
春節后上班第一天,省委召開“新春第一會”。省委書記鄭柵潔強調,要發揚自我革命精神,以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持續改進工作作風,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全面提升工作效能,奮力推動安徽高質量發展。
《思想周刊·時評》今日策劃推出專版,聚焦持續深化“一改兩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
踔厲奮發提升貫徹落實效能
“今年的‘新春第一會’,省委不提新口號,但注入新內涵”,省委書記鄭柵潔在發揚自我革命精神堅持嚴的基調持續深化“一改兩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大會上指出,主要目的有三:一是樹典型、立導向,表彰激勵對安徽作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和單位;二是明態度、強決心,彰顯省委持之以恒抓作風的堅強意志;三是振精神、提效能,推動全省收心歸位起步開局。
“不提新口號”,強化的是“一以貫之”的思想與行動,即“明態度、強決心”;“但注入新內涵”,彰顯的是“與時俱進”的理念與追求,即“振精神、提效能”。
從去年“新春第一會”到今年“新春第一會”,變的是“注入新內涵”,不變的是“持續深化‘一改兩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
為什么要“持續深化‘一改兩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為什么要“踔厲奮發提升貫徹落實效能”?
從中央要求看,黨中央堅持自我革命,對作風建設提出更高要求。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發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開局決定全局,起步決定后程。省委召開“新春第一會”,就是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揚自我革命精神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堅持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持續深化“一改兩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奮力實現安徽高質量發展。
從實踐成效看,“一改兩為”深入人心,群眾和企業有了更高期盼。去年“新春第一會”,省委刀刃向內自我革命,部署推動“一改兩為”,解決真問題,真解決問題,越來越多的單位拉高標桿、主動作為、推動工作爭先創優,越來越多的企業看好安徽、投資安徽、期待安徽,越來越多的合理訴求得到解決、老百姓打心眼里溫暖高興,越來越多的朋友點贊安徽,“一改兩為”成為品牌。我省18個營商環境領域主要指標明顯改善,12個達到或接近全國一流標桿水平,積聚形成全省積極向上的良好局面。但是,從現實需要看,作風積弊具有頑固性、反復性,必須保持更大定力常抓不懈。
檢驗“一改兩為”的標準是工作效能,“效”就是執行力強、效率高,“能”就是質量好、成色足。作風實不實、效能高不高,直接影響群眾和企業的獲得感,也決定一個地方、一個部門的風氣和能不能發展、能不能爭先進位。“一改兩為”絕不是權宜之計,而是長效之舉。深化“一改兩為”、提升工作效能,目標很明確,關鍵是真抓真落實。“一以貫之五做到”是對去年工作的延續,強調做什么;“踔厲奮發五提升”是今年注入的新內涵,強調怎么做,必須持續強化雷厲風行的高效作風,踔厲奮發提升貫徹落實的效能。
突出清單閉環,優化貫徹落實方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想不想抓落實、敢不敢抓落實、會不會抓落實,檢驗我們的行動、考驗我們的能力。”抓落實來不得花拳繡腿,光喊口號、不行動不行,單單開會、發文件不夠。領導干部既要帶領大家一起定好盤子、理清路子、開對方子,又要做到重要任務親自部署、關鍵環節親自把關、落實情況親自督查,不能高高在上、凌空蹈虛,不能只掛帥不出征。工作部署能量化盡量量化,細化任務分解,逐項拉出清單,強化閉環落實,持續跟蹤問效,絕不能讓問題懸而未決、拖而又拖。發揚釘釘子精神,以真抓的實勁、敢抓的狠勁、善抓的巧勁、常抓的韌勁,抓鐵有痕、踏石留印抓落實,突出清單閉環,優化落實方案,合力化解難題,協力解決問題,不斷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
加強督查考核,樹牢貫徹落實導向。督查考核是重要的指揮棒?傮w上看,我省考核督查體系逐步完善,但還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年度綜合考核時間滯后,不利于總結經驗、加強當期工作,不利于結果運用。二是一些部門考核指標過細過碎,應著力提高關鍵指標權重,拉開差距。三是基層對督查檢查考核頻繁反映強烈,要進一步完善考核方式,強化結果運用,不斷提升考核實效。結合工作職能和實際,全力支持綜合考核工作,把握工作節奏,注意區分度,體現差異性,著力解決督查檢查考核過多過頻、過度留痕的問題,努力為基層減負。
堅持嚴管厚愛,激發貫徹落實動力。對失責者追責,“虛躲冷粗假”等頑瘴痼疾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持續整治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等領域腐敗,進一步提高案件審理質量和水平。為擔當者擔當,允許改革有失誤、工作有失誤,但不允許不改革、工作不努力。為勇于改革干部撐腰擔責,對主動擔當、出現失誤的干部容錯糾錯,為被誣告者正名。加強對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經常性監督,激勵廣大干部敢于擔當、積極作為。(曹顯鈺)
踔厲奮發提升為民辦實事效能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今年“新春第一會”上,省委書記鄭柵潔強調,要踔厲奮發提升為民辦實事的效能。
去年“新春第一會”以來,全省聚焦熱點難點問題,持續深化督查督辦,開展“聚民意、惠民生”行動,健全完善“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舉辦月度專題協商會,解決了一批實際問題。健全機制,我省在全國信訪工作考核排名從第14位躍升至第2位,越來越多的合理訴求得到解決。加強醫療資源擴容調度,全省二級及以上醫院床位一個月增加近20%。合肥在全省首創慈善服務綜合體、職住平衡試點,安慶全面設立“辦不成事”窗口……各地出臺一攬子為民新招,以實績實效贏得群眾好評。
一件件民生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一個個暖心變化見證人民持續攀升的幸福指數。無論從中央要求、群眾期待還是工作需要上看,“一改兩為”絕不是權宜之計,而是長效之舉。深化“一改兩為”,要帶著感情和責任,持續強化雷厲風行的高效作風,一抓到底、抓出成效,提升為民辦實事效能。
有求必應,換位思考。一方面,不能對群眾和企業的呼聲充耳不聞、看到問題熟視無睹。牢固樹立“隨時隨刻傾聽呼聲、回應期待”的理念,做到有求必應一以貫之。既做錦上添花的事情,更要有雪中送炭的溫暖和雨中打傘的貼心。通過一件件具體難事的辦理,舉一反三、積少成多,推動更多問題的解決。主動傾聽群眾呼聲,以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標準,緊張快干、精細服務,讓群眾更安心更舒心。另一方面,“莫忘自己也是百姓”,牢固樹立“換位思考”理念,做到真心真情一以貫之。跳出局限,直面來自基層一線的意見和評價,多些清醒自知,看清楚服務群眾的舉措實不實、扛責擔當的肩膀硬不硬,全面提升專業能力和履職水平。
把送上門的群眾工作做扎實。信訪是服務群眾的一個平臺,讓群眾有地方“說事”、敢大膽“說事”,才能讓干部有渠道找準服務群眾的短板,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保持“信升訪降”好勢頭,鞏固治理重復信訪、化解信訪積案專項工作成果,開展信訪積案化解“開門紅”競賽,推動信訪積案動態清零。樹立“大抓基層”風向標,嚴格落實首接首辦制度,加強鄉鎮(街道)信訪聯席會議機制建設,發現要早、化解要小,快速受理、解決、答復,減少矛盾累積、信訪上行?邢“涉法涉訴”硬骨頭,研究提出更完善、更可行訴訪分離指導意見,做好信訪群眾疏導教育、矛盾化解、包保穩定等工作。
把定下來的民生實事做到位。改造公園、整修小路、安裝路燈等一些細枝末節的“小事”,如果不辦好辦到位,不僅影響群眾生活,也會引發質疑。適時拓展暖民心行動領域和范圍,繼續謀劃、滾動實施暖民心項目,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更好滿足群眾新期待。我省公共服務水平較先發地區差距明顯,著重抓好優質醫療資源供給,抓好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抓好居住環境品質提升,抓好養老事業,盡快補缺補差公共服務。安全生產重點要突出隱患排查和源頭治理,進一步提高工人能力素質,強化制度執行,改造升級裝備,把安全保障做到各個環節中。
解決一件小事,就能贏得一片民心;解決無數件小事,就能贏取廣大群眾的心。拓展深化工作方法,細化實化具體舉措,用心對待群眾所思所憂所盼,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韓小喬)
踔厲奮發提升為企優環境效能
“新春第一會”上,省委書記鄭柵潔強調,要踔厲奮發提升為企優環境的效能,以眼里揉不進沙子的態度抓營商環境。
對企業來說,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一個也不能少。省委刀刃向內自我革命,部署推動“一改兩為”,動真碰硬、務求實效改進工作作風,千方百計優化營商環境、提振企業發展信心。從各地成效看,前期招商引資各有各招、中期要素保障盡心盡力、后期配套服務精準精細,我省18個營商環境領域主要指標明顯改善,12個指標達到或接近全國一流標桿水平。越來越多企業看好安徽、投資安徽、期待安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實踐證明,營商環境是干部作風的“晴雨表”,作風實不實、效能高不高,直接影響群眾和企業的獲得感,好作風才能催生好環境,必須保持更大定力,踔厲奮發提升為企優環境效能。
對待企業要一視同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必須亮明態度、毫不含糊,釋放了鮮明的信號。堅持“一碗水端平”,為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環境,激發企業發展動力與活力。落實民營企業訴求建議直達機制,持續征求企業對安徽發展的意見和建議。依托“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設立營商環境監督分線,讓市場主體直接反映遇到的各類問題。常態化開展“優環境、促發展”現場集中辦公活動,全面排查清理各種歧視性政策,確保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
兌現政策要一諾千金。政府失信對營商環境傷害極大。“害了一個人,嚇退一群人”。政府失信,傷害的往往不只是某個企業的具體利益,更是某個地方的整體投資環境,喪失很多難以挽回的商機。開展政府履約踐諾行動,實現“三個到位”,即對國家和省里出臺的各項惠企政策要堅決落實到位,對作出的承諾要堅決兌現到位,對政府和國企的欠賬要堅決清欠到位。對沒有到位的要通報處理,落細落實監督職責。
流程再造要一順到底。“春江水暖鴨先知”,企業和企業家對營商環境的感知最敏銳,要以眼里揉不進沙子的態度抓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深化“一屏通辦”“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推進“證照分離”,持續壓減審批事項,深化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加強數字化建設,讓群眾和企業辦事更快捷、成本更低。采用大數據監測等手段,推廣“觸發式”監管,動態監測企業用電、用水、社保繳納等情況,切實做到“無事不擾、難時出手、有呼必應”。健全“領導主動約訪、部門聯動會診、明確責任處理、定期開展回訪”常態化閉環式解決問題工作機制,深化行政違法案件整治,依法依規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全力創建一流營商環境,奮力推動安徽高質量發展。(徐 海)
踔厲奮發提升經濟發展效能
“新春第一會”上,省委書記鄭柵潔強調,“持續深化‘一改兩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最終要體現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過去一年,我省大抓實體經濟和制造業,通過制造業發展帶動一產、三產協同聯動發展?隙ǔ煽兊耐瑫r,要清醒認識不足。例如,去年我省GDP增速居長三角第1位,但絕對值差距還在進一步擴大,我省部分指標增速在中部地區相對靠后,有些省屬企業工作進度緩慢、與省委提出的要求差距大,有的市縣對招引大項目有畏難情緒等。不是最好就要學習最好、不是先進就要追趕先進,著力提升經濟發展效能。
用爭先進位的排名說話。各地在省內要比位次,在長三角既要比相對值、也要比絕對值,在中部地區既要比絕對值、也要比相對值,在全國各領域都要奮勇爭先。明確爭先進位目標,真抓落實,力爭在科技創新、鄉村振興、外資外貿等各方面往前趕,看誰進步得更快、發展得更好。
用實實在在的數據說話。抓發展千頭萬緒,要緊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指標,健全關鍵指標調度機制,緊盯反映經濟基本面的主要指標。善于抓重點,綱舉目張地做好工作。政策要抓面,注重惠及中小微各類主體。穩增長要關注固定資產投資特別是制造業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出口總額等指標。穩就業要重點關注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群體,確保調查失業率保持在合理區間。穩物價要加強重要民生商品價格監測,做好兜底保障困難群眾生活物資供應。緊盯反映經濟發展效益的關鍵指標。比如,畝均稅收、容積率、全要素生產率等指標。開發區不在面積大,關鍵在產出要高、投資強度要大。緊盯能夠反映經濟發展趨勢的先行指標,加強監測預警,關注異常變動,強化運行調度。始終堅決防范統計造假、弄虛作假。
用真金白銀的項目說話。創新招大引強賽馬機制,招引項目數居于前列的表揚激勵、末位的點名通報。探索采取視頻連線方式“三看三比”,看大項目比牽引力、看新項目比增長力、看高科技項目比創新力。抓項目要有膽有謀、有重有得。好的趨勢要保持住,特別要在招大引強上不斷提質提速提效。把好前置關,多招質量高、效益好、前景好的項目,對不符合規定、低效低能項目果斷拒絕,不能等建設全面鋪開后被查處再整改。建立重大項目省級統籌機制,避免各地在招商引資中惡性競爭、內卷內耗。抓項目有始有終,后續要素保障及時跟進。用地保障多向存量挖潛,清理僵尸企業、閑置土地和爛尾工程,盤活城鎮低效用地,加快淘汰落后產能,騰出發展空間。(梅 麟)
踔厲奮發提升作風建設效能
作風問題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
“新春第一會”上,省委書記鄭柵潔強調,“今年我們要持續強化雷厲風行的高效作風,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作風實不實、效能高不高,直接影響群眾和企業的獲得感,也決定一個地方、一個部門的風氣和能不能發展、能不能爭先進位。去年“新春第一會”以來,全省干部隊伍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氣質之變。越來越多的單位拉高標桿、主動作為,解決真問題,真解決問題,辦好讓群眾有感的事情,提供讓企業滿意的服務,積聚形成了全省積極向上的良好局面。
抓作風建設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從中央要求看,黨中央堅持自我革命,對作風建設提出更高要求。從實踐成效看,“一改兩為”深入人心,群眾和企業有了更高期盼。從現實需要看,作風積弊具有頑固性、反復性,突出表現為“六重六輕”:重形式輕內容、重過程輕結果、重程序輕實效、重加碼輕減負、重顯績輕潛績、重享樂輕奮斗,必須堅持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握作風建設地區性、行業性、階段性特點,抓住普遍發生、反復出現的問題深化整治。有的干部坦言基層有“四怕”:怕不接地氣的政策,怕心血來潮的活動,怕走馬觀花的調研,怕無窮無盡的材料。好的作風是抓出來的,好的效能是管出來的。
把握“三嚴”改會風。嚴控規格,嚴控數量,嚴控時間。省委、省政府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市里需要安排貫徹工作的,可以在充分消化會議精神的基礎上抓好貫徹落實,不能不結合實際,照葫蘆畫瓢,一開了之;在事先了解會議要求情況下,可以立即開續會。市里開完以后,原則上縣(市、區)、鄉鎮(街道)不再層層開會部署。全省性單項工作會議能合并的盡量合并召開。
做到“三不”改文風。擬出臺的文件,凡省里以部門或議事機構名義印發的文件,以及中央暫時沒有文件、需要有關部門自行制定的文件,除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明確批示要求外,不得隨意提請省委、省政府或“兩辦”發文。凡貫徹省文件需要發文的,發文規格不得隨意突破省文件的規格。凡政府職權范圍的工作,不得隨意要求黨政聯合形式發文。
增強“三性”改調研之風。增強規范性,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不搞層層陪同,最大限度減少隨行人員數量,進一步簡化優化工作餐等接待工作。定期督促檢查,把督查執行八項規定細則作為改進黨風政風的經常性工作常抓不懈。增強真實性,沉下身子一竿子到底,聽真話、察實情,堅決杜絕浮光掠影、浮皮蹭癢式的調研。增強計劃性,做到年度有安排、次次有主題、事后有成果,及時發現典型,總結經驗,推動問題解決。(劉 振)
熱線電話:0551-62620110
舉報電話:0551-64376913
舉報郵箱:3598612204@qq.com